公司“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开展假期线上研修

来源:赢咖3发布时间:2022-01-11浏览次数:381

202218-9日“第三届全人发展与智慧教学研讨会”云端举办,赢咖3组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全体师生在线观摩了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等专家围绕主题“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教学:守正与创新”分享了他们在基础教育和英语读写教学方面的洞见与心得,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南京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等机构的领导、优秀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共同进行观课、评课、研讨与互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如何结合英语读写教学向员工更好地传递全人发展理念是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较为关心的重点问题。为期两天的在线研修结束后,实验班的员工收获颇丰,积极撰写心得体会,特摘录以下五篇,以飨读者


学习心得

刘籽绚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对英语学习活动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是组织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注重促进员工语言、文化、思维、学习能力融合发展,采用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系列活动组织英语教学。它包含三类学习活动: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

根据英语学习观设计活动,王蔷老师列举了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为喜欢的一家独特店铺写一篇推介性短文。学习理解从感知注意、获取梳理两步进行。第一步明确任务、读者对象,确定题目;第二步梳理作文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分析范文所用手法。应用实践则是根据个人实践和范文的描写手段对所选店铺添加特征和细节描写。迁移创新则是完成描写和推介,进行自评互评。从案例和调查中,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要注意几点问题。(学习理解从感知注意和获取梳理来说)

1. 感知注意:lead-inwarm-up设计的活动要与主题深度相连,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 获取梳理:作为教师,要引导员工进行梳理,将主体转为员工,引导员工自主梳理。

3. 应用实践:设计的实践活动要让员工将所学内容内化。

4. 迁移创新:设计的活动要迁移到新的情景,去解决新的问题。

PWP模式是按照读前、读中、读后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於老师让我去观摩学习大四学姐们准备国家级讲课比赛时,学姐们的活动设计大多是基于这种模式。研讨会中王蔷老师指出这种模式偏重技能和策略的训练,对主题内容和思维品质发展有所欠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按照读前、读中、读后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与主题深度相连,提高员工的思维和文化意识。

而基于核心素养四要素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根据语言、学习、思维、文化四方面来设计。员工能学习到相应的词汇、句型,进行英文的自我表达,用思维导图激发员工开放思维联系实际,并具备相应文化意识。但分别设计会让教学碎片化,难以让员工形成有深度的、复杂的、整合的知识结构。

总之,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教师认真学习,仔细备课。作为未来教师,我需要认真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并进行深入理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好教学活动设计,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提升员工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员工内心的建设,关注员工思维、品格的塑造,引导员工正确价值观。


学习心得

黄旭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经过两天的线上学习,我的感悟很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作为一个学者如果自己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过硬的学科素养在身,即使是同样一个知识,也可以有千万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切入点。等到自己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那么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排列方式,更是一种与这个世界或者其他人交流的更好的工具。

这两天的线上学习主要的内容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之中,自己会感觉读和写结合起来是有些枯燥的,常常会在一半的时候开小差走神。还记得在初中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的教学方法通常就是在课堂上集体做卷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部分同学在最初的十分钟左右就开始感到疲倦和厌烦了,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也比较浪费时间。但是专家们所提到的学习活动观所秉承的理念就是促进员工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融合发展,其倡导的方式就是利用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系列活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首先,在阅读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文章,提起员工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员工的阅读频率,而在写作方面,我们起初可以让员工先试着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之后再互相分享阅读。这样一来,首先可以做到让英语课堂变得形式多样有趣,其次,让英语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和枯燥无味。因为我们学习英语,从来不是只在意英语能力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员工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只有调动了员工的这些方面,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员工对于知识的吸收消化和运用。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的层次与结构,只有老师起好了作用,才能激发起员工学习的兴趣,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打造以员工为主的课堂,锻炼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老师主导课堂。

作为一名未来的英语老师,在此次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氛围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先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读写充分结合,给员工们创造一个趣味益智的课堂。同时也很感谢老师们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学习各个专家教授的经验,这次线上课堂让我受益浅。                                 


学习心得

徐子晴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守正与创新”,与会专家老师围绕主题做了专题报告。观看了本次研讨会,我收获了颇多

  王蔷教授讲述的“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她提出员工和知识的关系是“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我非常认可她的观点,员工对课本材料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例如学习的单词,只掌握它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运用好它,更要掌握它的变形、近义词、反义词等等,最后多次尝试使用它。

邹为诚老师认为读写关系可以分成三类:相似论、关联论、互动论,其中互动论是普遍认为最为重要的。读写即阅读和写作,阅读中的词汇和语法可以作为写作的输出,多次写作练习也能提高阅读能力。他也说到,阅读材料要选择词汇难度恰当的、员工兴趣度高的,要提高员工持续性阅读时间和频次,鼓励员工准备专门的读写词汇手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阅读老师做的很好,她要求我们每两三周读一本外国名著。在读外国名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词汇量。

而在课外读物这一方面,又让我想起研讨会中周春燕老师的“利用绘本阅读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阅读绘本可以激发员工的阅读热情,从中学习的阅读技巧也是为写作做铺垫。从小我就喜欢阅读绘本,不仅是因为里面颜色丰富的图画、也是因为其生动有趣的语言。我个人认为,很多孩子从小学习英语只是为方便以后的语言学习,因此忽略了员工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很多绘本作品,其图画内容异想天开,也可以增强员工的想象力,在热爱、兴趣中快乐的学习。

再说到罗少茜老师的“英语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独立写作是很重要的,在写作中对文本的模仿应是灵活的,要加入社会文化语境。她以“Reading stories  as well as writing them, thinking about them, talking about them, as well as much more, is a form of art.”结束,表达了自己对读写结合的理解。

杨鲁新老师的讲话主题则是“外语写作教学:理念与方法”。她讲述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十分有趣。新手作者的主要目标是告诉读者所记忆的内容,经验作者通过写作来分析问题。了解了写作的理念,才能更好选择写作的方法。“If you write, you think differently.” 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也应深入解读教材,可以学习多种教材,熟悉配套的学习资源。

程岚老师提出“整本书读悦乐写的教学理念与培养策略”,基于“1+3英文小说”,她希望呈现从阅读圈到写作圈的阅读、写作素养均衡发展。还有“情境性阅读圈”,可以多元智能的激发并保持员工的英语读写热情。

综上,我认为有这样几点可能可以在我未来的教学中实现:

1. 鼓励员工阅读英文绘本,先利用填空的方式完成短文的写作,等到词汇量积累后,再给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主题,让员工尝试写完整的作文(小学);

2. 鼓励员工阅读英文小说,激发员工的阅读兴趣,扩充词汇量,通过写观后感提高写作的能力、以表演的形式加强记忆(中学);

3.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本教材详细的讲解,运用书中的单词造句、写作文。


学习心得

王芷涵

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全人发展与智慧教学研讨会结束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的守正与创新”,对于本次研讨会,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对英语教学理解和反思了很多。

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所讲的英语读写教学理念和实践这个主题,是我感触比较深的。读写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读写教学可以克服员工脱离语境、语篇学习语言的弊端。

读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记得罗少茜教授在开讲前就谈到她女儿的经历,初中的时候英语老师从初一开始要求每个月都要读完一本原版英语小说且不少于200页,在月末的时候将书交给老师,外加一篇1000字的reading report,三年以后这个班级中考是西城第一名,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的例子。邹为诚教授深入浅出的从互动式读写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简单式读写活动以及复杂式读写活动。邹为诚教授所讲的阅读和写作有三种关系:相似论,关联论以及互动论,而互动论是最受外语实践支持的,用于低级水平者。    互动论中,词汇和语法将阅读任务把写作任务结合起来,而词汇和语法是最基本的。对于词汇老师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员工进行自主控制,输入和输出很重要。阅读任务当中对于词汇,内容以及时间是要老师去协助控制的,选文的内容应多为积极有教育意义的。写作任务老师应该帮助员工纠正孩子的错误,进行面批面改,多注重员工所表达的思想。我们要根据员工能力水平,教师水平以及学习经历来合理安排写作阅读训练。少于20分钟的阅读就是无效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比如说使用员工兴趣高的材料,保持持续性的阅读时长等等。教师在选材中因注意生词量不能太多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难句的意思,引发员工思考并进行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单词和句子的训练联系起来,把词汇、语法和阅读内容联系起来,并且把员工的“心里话”与词汇和语法联系起来。邹老师向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效的简单读写教学活动,比如说:Quick Bingo, Whos the author ? , The first word, Once upon a time.这些都是以生词为基础开展活动让员工去学习理解生词。在复杂的读写活动中,员工能力要更高一些,对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书名、电影或一些日期让员工去进行搜材料写摘要或简介,利用泛读活动进行设计写作活动,阅读文学作品来进行续写,可以提升员工的思考与理解。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现在英语教学国内外学者公认的三种模式。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遵循规律上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从情感认知到读写素养的培养,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并保持员工的阅读和写作的热情,通过加强阅读对写作的支架支撑、优化读后写作任务的设计、以促学为导向进行读后写作的反馈与评价。泛读是最好语言学习的扩充手段,教师可以找一些泛读材料或者书籍报刊让员工培养兴趣,不仅可以提高词汇、阅读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能力,而读写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

夏宁老师在昨天的说课中跟同学们讲解范文,对于优等生来说范文写作就束缚了他们的创新性,但是对于中等生来说按照框架套,他们会写的比以往好,我相信很多老师都做过类似的,差异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尊重员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贯彻活动观,活动观秉承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教学理念,将语言、文化与思维紧密结合。我的理解就是活动观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语篇化教学,不能脱离课本但是重要的是理解课本,最后超越课本运用到实践中去。现阶段新课标新理念中第一点要求老师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员工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员工发展综合语言使用水平打基础,为以后创造有利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使用水平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第二点就是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员工,以员工为主体,在教学的所有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员工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每个员工都能与所受益。第三点就是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学习一门语言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需要我们一直长期积累学习。

高卓群老师的差异化教学,分组进行小组合作,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计不同难度的学案和角色内容,量体裁衣最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评价量表。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但在季燕老师对高卓群老师的说评中就说到对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的问题,课堂节奏要更加紧凑,我想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的问题。中小员工一节课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合理高效利用这四十五分钟,这是我们老师在教学前就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目标应当体现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读写结合就非常的符合这四要素。教学过程要符合读写教学认知的规律,先学习理解再到应用实践最后迁移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多关注员工的获得感,多创设情境来发散员工的思维。

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读写结合教学要守正和创新,守正就是遵循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而创新正是我们目前的任务,如何创新,创什么样的新,我想这是广大英语教学者为之努力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所有英语教学者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学习心得

王琬格

为期两天 的“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教学:守正与创新主题研讨会使我收获多多

罗少茜教授阐述了读写在外语教学中的现状,就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读写教学给出了建议,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罗教授以案例形式探讨,指出了读与写的互文性,如纺织工需要多种颜色的染色线才能织出复杂的设计,员工需要丰富的阅读才能写出丰富的文章。尽管许多员工本能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但有意的教学能强化互文现象。课堂上的指导性实践使员工从阅读转移到写作,运用互文性理论做出有意的创作决定。她以八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旅行日记切入,讲解了三种读与写的关联途径、聚焦语篇分析的阅读圈角色设计等多种概念。

王蔷教授提到了整本书悦读乐写的教学理念,也讲到了阅读圈角色任务例析,其中有情景性阅读圈探索、从阅读圈写作圈的探索、写作圈角色作品赏析、角色分享的Learning Cycle、创意作品分享会之组间互评。通过对不同模式下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比较,总结活动观的特点与优势。分析了科普类整本书悦读乐写教学例析,展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初效。

而周春燕老师结合《跟上兔子》系列绘本教学的案例,提出利用绘本阅读勾连写作主题,营造写作环境,探究写作手法三个读写教学的实施途径。周老师的重点在小学的教学上,举了多个绘本案例,但每张都会在上面圈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细节。她提出绘本读写策略有勾连写作主题、营造写作环境、探究写作手法等作用,更给了我们充分发挥绘本有趣、有用,有意义这三个特性,将课内外教学、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进行融合,培养员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建议。

与会专家老师还分享了丰富的读与写教学经验,认为读与写在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作为英语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发散思维,不能死套模板。正如周教授引入的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教员工写一些正确的句子、段落和篇章;更不是为了让员工能够应付英语写作的考试;英语写作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员工英语写作的动机,让员工不怕写英语,愿意写英语,并在写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写英语成为他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读也是一样的道理。读写结合教学除了为员工提供丰富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文本探究的氛围。思维能力是进行有效的读写活动的基础。我们要:利用绘本教学,充分激发员工的想象力与记忆力;利用阅读圈角色人物设计,通过电影、纪录片、小说名著、歌曲等提高员工的兴趣与学习动力;利用小组创意作业互评、小组作业等发挥员工的创造性等等不断更新方式来发挥它最好的作用。